明朝政治制度真有先天不足哪怕没有起义和清军,灭亡也是迟早

2023-06-10 20:55:31来源:中华网热点新闻

孙中山先生曾说过:"天下大势,浩浩汤汤,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"。 天地终会归于毁灭,王权亦无永恒。时代在不断进步,如果一味地抱残守缺,不能在制度上进行根本的改革,那么再庞大的帝国也终将腐朽灭亡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01

小说《三国演义》里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历史总结:"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"。我们细数历代王朝,最长寿的也不超过300年,短命王朝也有好几个二代而终。有人可能会问,汉朝不是有400年吗?但汉朝中间有一次王莽篡权,把西汉和东汉分开了,虽然都是刘氏子孙,国号都是汉,但毕竟权力架构经过一次重组,应该算两个王朝了。还有人说,周不是有800年吗?只算东周也有500年啊?可周代还不是秦以后的统一王朝,依然类似部落酋长制,周的统治者本身对天下其他大部族也没有足够的掌控权。

纵观历史,每个王朝都有自己灭亡的原因,多数是崩坏于内部,包括"余皆以弱灭,独汉以强亡"的汉朝,但也有宋朝这样完全是因为外族入侵灭亡的,明清两代更是在内忧外患中无力支撑而崩塌。翻遍二十四史,导致明朝覆灭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其政治制度上有硬伤,先天不足导致的王朝崩塌,哪怕没有起义和清军,灭亡也是迟早。对此专家也表示,就算没清朝,自己也迟早玩完。

02

明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,也是被网友们称为"最有骨气"的王朝:不和亲,不赔款,不割地,不纳贡,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。这样一个正能量的王朝居然就被异族给取代了,而且中国的衰落也正是从明朝灭亡开始的,所以许多中国人尤其是一些上年纪的老人对满清怀有强烈的恨意,也因此对明朝格外的怀念。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导致明朝灭亡的政治制度上的硬伤。

明朝的祸根,从太祖时期就埋下了,虽然不致命。朱元璋是皇帝的楷模,他仿佛拥有无限的精力,一个人承担了皇帝和丞相两个天下工作量最大的zhi,居然还坚持了下来。光是这工作效率就是现代那些著名的工作狂人所望尘莫及的。但即便这样繁重的工作也没拖住他的全部精力,他还修订了上万条制度,大大小小的制度包罗万象,就差规定人们走出门该先迈出哪只脚。朱元璋认为自己可以制定一个万世不易的制度,这样只要他的后代就能正常思考,就能凭这些制度舒舒服服的当皇帝了。

然而,朱元璋终究没有认识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,他规定的"祖宗成法"在后世看起来很是荒诞。比如朱元璋首先规定了户籍制度,他规定了天下百姓各自的分工,分为农户、医户、兵户、工户等,还规定这些职业必须代代相传,不能改变。这样有个好处,就是如果需要建造,那就直接召集工户;如果发生大规模疫病,那就召集。但缺点更明显,那就是很多职业具有专业性,存在后人学不会的情况。比如行医就不是人人都能学得,到时候召集是方便了,但是连庸医都算不上的人去治病岂不要人命?

朱元璋还把百姓大规模迁徙,使得各地人口相对均衡,然后规定百姓不得流动,如果要离开居住地必须有路引。这项规定有助于各地资源充分开发,不会出现荒地无人耕种的情况,百姓不得流动也可以对社会稳定形成帮助。但这一规定的最大问题在于一旦发生天灾,官府没有救济所有百姓的能力,百姓为了生存是一定会迁徙的,要知道中国文化之所以从未毁灭,就是因为从上古开始百姓就不停地靠迁徙躲避灭族的危机。明朝后期先后爆发过徐鸿儒领导的"白莲教起义"以及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,他们的手段就是教唆受灾地的百姓去其他地方抢粮吃。

虽然明太祖定下的制度存在诸多不合理,但总算后代的领导班子不是庸人,他们对祖宗成法的态度多是束之高阁,最多将里面有对自己决策有利的地方拿出来作为佐证。但上面所说的关于百姓的规定确实为整个明朝的统治都埋下了祸根。除此之外,明朝灭亡还有一个是所有封建王朝的通病,那就是土地兼并制度。一位历史学家曾说:"农民两千年的起义只是为了一块土地。"没错,这就是原因,很简单,可能人们还会觉得很荒诞。

王朝的建立离不开贵族的支持,而对古人而言只有土地才是最珍贵的财富。所以王朝建立之初都会大量分封土地,但此时贵族不多,胃口也不大,所以留给百姓的蛋糕还是很大的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贵族越来越贪婪,他们不停地从农民手里购买、夺取土地,贵族有了更多的土地,就需要更多人耕种,所以蓄养了很多农奴。为了少交税,农奴们都是不上户籍成为黑户。而明中后叶,土地兼并的状况十分严重,皇帝甚至带头掠夺土地,大量设皇庄,这是当时土地兼并的一大特色之处。这样长久下来,国家、农民越来越穷,钱都流入贵族手里,直到王朝再也不能支撑下去,农民吃不上饭,自然就有起义了。

结语

人的欲望是无穷的。就如《圣经》中所说:凡有的,还要给他更多;没有得,连他所有都要夺过来。说贵族阶级是国家的蠹虫,这个说法虽然显得武断,但绝不是没道理的。不知道某位教授说"中国贫富差距还是不够大"是正话还是反话,总之,缩小贫富差距一定是正确的国策!

标签:

  • 今日焦点
  • 行业动态